凤庆县三路并进壮大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和德村通過『四位一體』項目入股分紅、上海援滇項目入股分紅、滇紅生態工業園區以及陳升紅茶廠征地入股分紅的村級團體經濟收入修繕了30多公裏村組路、入戶路,8個鄉民活動場所配套設備得到升級……」說起村級團體經濟收入,雲南省鳳慶縣洛黨鎮和德村副主任祁正泉滿面笑容。

據了解,和德村探索工業帶動、整合發展、資源增值「三條路徑」,鋪就村級團體經濟「致富路」。2022年,該村團體經濟收入突破56萬元。

和德村種茶歷史悠久,賣茶一直是當地鄉民的收入來歷之一,但苦於茶葉附加值未能完結充沛開發,茶葉價格一直不高,茶農收益有限。
為增強村團體經濟本身的「造血」功用和綜合實力,洛黨鎮策劃以鳳慶縣和眾農源專業合作社為主體,采納「合作社+農戶」形式,對現有1000畝茶園進行綠色有機認證及檢測、配設茶園監控設備,強化茶園生態監管力度,提升茶葉品質。
祁正泉介紹,按照畝產400斤鮮葉、年產40萬斤鮮葉核算,村團體按1元/公斤提取管理費,合計增收20萬元,估計3年內產生效益。洛黨鎮動員農戶在和德村茶園內套種滇黃精300畝,按畝產2噸、每噸8000元核算,估計年產值達480萬元,三年投產後,村團體按300元每噸提取收益,估計可完結增收18萬元。
「怎樣把村團體資源盤活用好?是否能讓企業進行管理運營?剛開始,部分村班子成員沒有信心,現在看來,我們這一步是走對了。」和德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祖禮說,和德村爭奪「四位一體」建造試點項目資金280萬元與臨滄慶豐核桃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每年收益16.8萬元;爭奪「上海援滇」項目資金100萬元與臨滄瑞澤和德茶葉有限公司合作,每年收益6萬元;爭奪2021年省級強大村團體經濟項目,與14個村「抱團發展」建造大興育肥豬場,租賃費每年收益3.5萬元。
2022年全村團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4.76萬元,其中可分配的16.8萬元用於進步村組幹部待遇,激起村組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完結村團體經濟從弱到強的巨大改變。
記者了解到,鄉村經濟發展與社會調和安穩離不開鄉村勞動力的安穩工作,且鄉村勞動力是鄉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洛黨鎮與工業園區毗鄰,和德村到園區更是僅需求10分鐘左右,園區有極大的用工需求,和德村恰巧也具有豐富優質的人力資源,搭建一個『家政勞務服務社』作為和德村村團體經濟載體必將大有可為。」洛黨鎮組織委員熊躍斌說。
「黨支部+家政勞務服務社」成立後,社員可從事縣城機關單位和小區衛生保潔、居家家政服務、園區綠化管護及保潔等服務,接受在建(土建)工程勞務,水電工程維護,農作物種植和采收,農產品加工、分揀、包裝、銷售等項目,估計年完結產值200萬元,村團體按10%提取收益,可完結村團體增收20萬元。
一起,憑借「本地通」的優勢,當地可以迅速摸排全村勞動力狀況,並有針對性地了解勞動力工作崗位,為當地鄉民供給精準化工作服務,將有用完結和德村當地人力資源穩步增值,從而促進村級團體經濟不斷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