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農為國本,本固邦寧。總書記著重,穩住農業根本盤、守好「三農」根底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本年以來,「三農」壓艙石是否更穩?推動農業現代化有何新進展?帶著這些問題,總臺央視記者日前專訪了農業村莊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
糧食產值有望再創前史新高「糧食產值有望再創前史新高」,一見面,唐仁健就透露了這個令人振奮的音訊。要知道,本年糧食出產先後遭受黃淮稀有「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峻洪澇、西北局部幹旱等災禍,豐盈實屬不易。
唐仁健以為,重重關口之下糧食再獲豐盈,源於背後的三組密碼。
榜首,國家重農抓糧,夯實了豐盈根底。
唐仁健介紹說,黨中心、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出產,總書記在要害農時季節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著重要「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本年,國家繼續提高早秈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添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出臺了支持大豆出產等方針組合拳,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方針有用調動了農人種糧積極性。各地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安穩糧食面積。依據農情計算,本年秋糧面積添加了700多萬畝,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添加了1300多萬畝。中心財政安排37億元農業防災救災資金,在秋糧出產要害時期還專門安排了24億元用於「一噴多促」,促進壯苗穩長。
第二,大面積單產提高對沖了災禍影響。
唐仁健以為,許多種類在實驗田裏單產很高,但一到大田就下來一大截。如果能把這個距離補上或者補上相當一部分,增產值就不小。
為此,本年農業村莊部全範疇全環節查短板找弱項,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製、良機「五良」集成拼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要點在100個大豆、200個玉米主產縣,啟動施行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高舉動。
作用怎麽樣?「專家測算,300個要點縣單產提高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了73%以上。」
第三,面上增產彌補了點上丟失。
提到本年的洪澇災禍,唐仁健講了這樣一句農諺「水淹一條線、幹旱一大片」,一般來講水災對糧食出產特別是產值的影響是輕於旱災的。本年,河南、黑龍江、河北等局部區域農業受災較重,但從全國看,比較上年和終年災情整體並不重。一起,各主產區降水遍及較多,土壤墑情好,雨熱同期同至,特別對10多億畝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糧食出產非常有利,非災區遍及增產。
「雖然夏糧產值略減25.5億斤,但仍是第二高產年,早稻增產4.3億斤。全年糧食大頭在秋糧,仍將是一個增產季。增減相抵,全年糧食有望再創前史新高。」
「三農」根本盤是穩的關於農業村莊開展局勢,唐仁健以為,本年以來,農業村莊部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執行黨中心、國務院決策布置,全力抓好以村莊復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農業村莊開展出現穩中向好態勢。能夠說,「三農」這個根本盤是穩的。
榜首,應對各種危險應戰有底氣。
本年,糧食將繼續堅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一起肉蛋奶和蔬菜水果、水產品等供應也很足夠。唐仁健表明,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穩安全供應,這是我們堅持經濟社會大局安穩、應對各種危險應戰的底氣所在。
第二,脫貧攻堅效果得到穩固拓寬。
穩固拓寬脫貧攻堅效果,是全面推動村莊復興的底線使命之一,本年完結如何?唐仁健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現在63.5%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危險,其余均執行了幫扶辦法;推動中心銜接補助資金用於產業開展超越60%;脫貧勞動力務工規劃達到3297萬人,超額完結3000萬人的年度使命。
「預計本年脫貧人口收入將繼續堅持較快增加。」
第三,宜居宜業和美村莊建造有序推動。
唐仁健還提到,本年農業村莊部要點幹了一件事,就是會同有關部門總結推行浙江「千萬工程」經歷,發布了56個浙江「千萬工程」典型事例,東、中、西部都能學,平原、山區、海島都好用。各地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歷,厚實推動村莊復興繼續走深走實。
前三季度農副食品加工業添加值繼續增加,產品網絡零售額堅持兩位數增加,帶動農人收入實際增加7.3%,比鄉鎮居民收入增速快2.6個百分點。全國村莊衛生廁所普及率超越73%,90%以上的行政村常態化開展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村莊公共根底設施繼續改進。50%左右的行政村推行運用清單製、積分製,提高了村莊治理效能。
建造農業強國 利器在科技知缺乏而後進,望山遠而力行。
在談到農業現代化開展的短板和弱項,唐仁健沒有逃避,「農業村莊部繼續用好種業復興舉動、農業要害核心技能攻關、生物育種重大項目三大抓手,在底盤技能、核心種源、要害農機配備等範疇發力。」

榜首,繼續推動種業立異攻關。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現在國產種子根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但在一些種類和範疇,與國際先進水平距離還比較大。本年我國瞄準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穩安全供應的戰略需要,厚實推動種業復興舉動。
盤點一些打破性效果:自主培養了3個白羽肉雞新種類,打破了此前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自主培養的12個南美白對蝦新種類,市場占有率達到35%。
短生育期油菜種類繁育邁出重要一步,南邊區域利用冬閑田擴種油菜,必須把生育期壓縮到180天左右,才能不耽擱來年種早稻。本年育成了短生育期的油菜「中油早1號」,生育期只需要169天。
第二,加快農機配備補短板。
我國農機製造和運用規劃居世界榜首,但一些範疇短板也比較突出。東北區域長期運用的都是國外品牌大馬力農機,南邊6億多畝丘陵山地也一向缺少適用的小型機具。聚集這「一大一小」加智能化,農業村莊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了農機配備補短板舉動,整理形成了短板機具目錄,安排開展協同攻關,現在一批重要標誌性機具研發獲得打破。
在「一大」方面,國產320、240馬力的無級變速拖拉機現已實現量產和產業化使用,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在「一小」方面,多款丘陵山地拖拉機完結樣機試製,能夠習慣15度以下斜度作業,能夠解決南邊山地「無機可用」的問題。
第三,加強底盤技能研發攻關。
底盤技能是農業現代化繞不開的要害所在,唐仁健表明這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農業村莊部加快在這方面的布局攻關,現在部分範疇現已獲得打破進展。比如基因編輯工具方面,開發出了自己的基因編輯「剪刀」,為種業復興供給了有用支撐。此外,圍繞犁地地力提高、鹽堿地整治、農業節水等範疇,也正在布局開展要害核心技能攻關,力爭盡早獲得打破。